1952年10月,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地面战斗中的进攻让“联合国军”的指挥官们感到十分焦虑。他们认为,必须遏制“共产党军队”日益强大的攻势我要配资网网,为此,“联合国军”决定采取一个有限目标的进攻计划,使敌人陷入被动防守的局面。
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到“联合国军”司令官克拉克,都对这个计划表示支持,并将其命名为“摊牌行动”。范弗里特向克拉克报告了他选定的战场,位于金化以北不到3英里(大约4.8公里)的地方,双方的阵地非常接近,最远距离只有200码(约182米)。这使得敌人的步枪和“联合国军”的火力都能够在短距离内互相打击。尤其是在597.9高地附近,志愿军新设立的阵地,令“联合国军”的防守压力大增。
展开剩余82%这些阵地,后来在中国被称为“上甘岭”,成为了这场激烈战斗的核心地点。范弗里特和美国第9军的将领们乐观地估计,只要“联合国军”能够迅速清除这些山头,志愿军就会撤退,留下的阵地将让“联合国军”掌握一定的优势。为了完成这一目标,美军并未计划投入过多兵力,依靠空中优势和强大的火力支持,认为凭2000人的兵力便能轻松占领目标。
尽管中国人民志愿军展现出了极强的防守能力,范弗里特估计他们只需5天,损失大约200人便能占领这些阵地。为了保障进攻成功,第9军准备了16个炮兵营、280门大炮和200多架战机来支援,目的在于减轻步兵的伤亡。
然而,第9军的计划被志愿军在白马山方向的突然进攻打乱。由于志愿军39军向白马山猛攻,美军不得不调动一部分炮兵部队支援,原定5天的空中轰炸被缩减为2天。即便如此,“联合国军”仍决定继续进攻,他们认为,占据597.9高地的志愿军仅为一个连,并且这个连的防守工事并不坚固。
然而,当美军第7师师长史密斯将攻击任务交给第31团团长摩西上校时,他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。摩西上校决定派出2个营,第1营负责进攻右翼,第3营负责左翼,目标是占领整个“三角山”区域,随后进入防守状态,防止志愿军反扑。
但实际情况并没有按计划进行。当第3营在炮火支援下进攻时,他们几乎立刻遭遇了志愿军的强烈反击。美军的战史记载:“当第3营以连为纵队向‘三角山’制高点进攻时,由布鲁克斯中尉带领的L连一开始就遭到了中国人的伏击。”志愿军用手榴弹、自动武器和石块等猛烈攻击美军,L连的指挥官和多数士兵在短短半小时内阵亡,剩余的部队被压制在洼地里无法行动。
此时,K连才通过指引坦克攻击志愿军的火力点,才成功与L连残部汇合。然而,由于敌人伏击严密,甚至预备队I连的增援也未能改变战局。美军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激烈战斗后,损失惨重,不得不在当天晚上撤回。三角山右翼的战斗同样异常惨烈,第1营在多次进攻中遭遇了严重伤亡,直到支援部队到来才勉强占领了“珍妮·罗素”高地。
志愿军随后展开了连续4次反击,且反击力量越来越强。志愿军战士居然能够突破到距离美军不到50米的位置,直接冲进他们的战壕。这一行为让美军士兵感到震惊,甚至怀疑志愿军是否“吃了药”,因为这种近距离的冲击极其危险,容易被炮火和手榴弹杀伤。在接下来的白刃战中,美军第1营的弹药被耗尽,为了减少伤亡,摩西上校命令撤回部队。
到10月15日,史密斯将军不得不派遣32团的2个营继续攻占“三角山”。这一次,美军依旧采取炮火和空袭支援步兵进攻的方式,但由于志愿军的反击持续不断,进攻效果有限,甚至连占领的阵地都面临失守的风险。
美军伤亡惨重,32团几乎被打垮,直到10月16日,他们才勉强守住一部分阵地。整个“摊牌行动”持续了40多天,双方伤亡都极其惨重。到10月25日,美军已经筋疲力尽,无法再继续作战,最终只好让韩军接替任务。然而,韩军的伤亡也不容小觑,仅在12天的战斗中就损失了2000人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美韩军队的指挥官们对“摊牌行动”的失败感到越来越沮丧。指挥官们认为,美军的团营级指挥官在这场战斗中表现不力,导致他们无法在关键时刻控制阵地,陷入了不断的恶性循环中。
最终,10月30日,志愿军重新夺回了597.9高地,11月1日,他们再次占领了“珍妮·罗素”山,并继续追击撤退的南朝鲜军。在连续多次攻防后,美军和韩军的伤亡严重,进展缓慢,反而是志愿军的反攻不断取得胜利。
直到11月8日,韩军才成功反攻占领了“狙击岭”的一小部分阵地。然而,整个三角山的战斗已持续了6周,尽管美军和韩军发射了大量炮弹和炸弹,最后仍未能取得显著成果。志愿军不仅牢牢控制了“三角山”,还令“联合国军”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惨重代价。
根据美军战史记录,“联合国军”的伤亡由原先预计的200人上升到9000人,而中国军队的伤亡则为19000人。尽管志愿军的损失远大于“联合国军”,但他们丝毫不感到缺乏兵力,最终迫使“联合国军”停止进攻。美军的学者和指挥官们也不得不承认,这场战斗的结果是“摊牌行动”的彻底失败。
范弗里特和史密斯等人也许最清楚,这场为了3.7平方公里的山头付出的代价,最终令“联合国军”不得不接受失败的苦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